摘要: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濂江村石狮里,同时也是林瀚故居。林瀚(1434-1535)明尚书;林斯琛(1870-1924)近代民主革命家。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,南偏西18度,林斯琛原位首进左披榭。大门前后有门罩,左右厢房,共二进院落。主建筑为清代格式,面宽三间,进深七柱,双坡顶,前有游廊,上有卷棚。第二进60年代后花园失火,损毁严重。部分廊石等为明代格式,第三进已焚毁。2001年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该祠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濂江村,林济斋,字亨渡。林翰弟,官至潮州同知,家庙系林济斋之子林庭模于明嘉靖年间修建,占地393平方米,西偏南35度。该祠由门楼、天井、披榭等组成。大门前保留有两个旗杆。门面为牌楼式木构架,檐下斗拱层叠出跳。两侧为马头墙。大厅面阔三间,进深七柱,抬梁式加穿斗式木构架,双坡顶,鞍式封火山墙连接后围墙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狮山村狮头山,原有15段摩崖题刻,二普时只存12方,三普只发现4方,分别为林潮孙榜书、锦绣谷榜书、林瀚题记、第一山榜书。1986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薛梦雷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谢安村,薛梦雷(1566-1611)字汝奋,福清人,隆庆辛未年进士,官至云南巡抚兼督川贵。墓占地约300平方米,三层墓埕,护臂为三合土夯制。墓道两侧立有石翁仲、石兽,并立有圆角方首神道碑,碑额竖刻“皇明”二字,双龙环抱。碑立于石鼋上。墓在文化大革命中毁去,现存墓室、墓志铭残片和神道碑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在福州市鼓楼区西门安泰河与文藻河(即大航桥河残留)交汇口西。北通文藻北路,南接驿里。旧名虹桥,据《榕城考古略》载:因桥旁祀有观音大士,故名观音桥。单孔石拱桥,桥长8.50米,宽5.10米,跨度5.00米。桥面横铺石板15块,南端石阶四级,北端两级。桥面两侧有石护栏板六块(长度为2.4米和1.41米两种)。在西侧中间一块栏板上,刻“观音桥”三字,字径达0.39米;东侧栏板刻“明成化丁酉年(1477)建造”。桥上望柱4对,柱头刻仰莲,高0.85米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工业区对面村道口,碑圆首,长方形,立于覆斗形碑座上,碑面北偏东55度。碑高1.8米,宽0.75米,厚0.22米,座高0.47米。碑面竖刻二行楷书“明进階朝州列大夫潮州府同知林公墓道”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樟岚林宅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樟岚村85号,建于明代。坐西朝东偏北。建筑整体抬高三级台阶,台阶有垂带石。原正门外有旗杆石,文革期间被毁。正座前有石板铺大天井。大门地面往上1.5米为木板隔断,1.5米以上为木板壁。正座悬山顶,穿斗架。面阔三间,进深五柱,地面、门板已改为砖砌,门簪缺失。屋面漏水严重,2005年已翻修。披榭90年代被改造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濂江后街林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后街19号,建于明代,四合院式民居。坐南朝北偏东。后门正对林瀚故居,由前后天井、正座组成。原有门罩,现消失。马鞍墙为典型的明代风格。大门开在前天井左侧,前天井石条铺成。游廊卷棚式,斗拱雀替雕刻精美,梢间墙上矮柱托雕刻琴棋书画,雕刻精美。正座封火山墙二坡顶,穿斗式木构架,面阔三间,进深五柱,灯托刻麒麟,明间插屏门上方保留有挂牌匾的托,雕刻正面龙。后天井保留有一石鼓、石质插栓石。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