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
福州老建筑百科 - 回溯千载历史,重建福州记忆>> 百科分类 >> 年代 >> 清(1646 -1911)

该分类下有1303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"清(1646 -1911)" 分类下的词条

吴山耕藏祠
编辑:3次 | 浏览:9650次 词条创建者:下九流     创建时间:08-04 23:48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盖山镇吴山村,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,现存建筑为明代风格,硬山顶,穿斗式木构架,面阔三间,进深一间,供奉林延皓。清乾隆庚寅年(1770)重修,其中顶梁、托拱、云板、石柱础等均为明代式样,祠为林延皓归隐时始建,1997年由民间集资重修。该祠为明代遗构,有一定的历史科学价值。1996年12月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:]

水云庵祖师殿
编辑:2次 | 浏览:12000次 词条创建者:暂不留名     创建时间:09-12 13:44

摘要: 吴凤水云庵祖师殿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吴凤村堤坝外,坐北朝南,建筑面阔三间,进深七柱,单体建筑,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,悬山顶。该庵于1993年重修,供奉天上圣母。[阅读全文:]

天水赵氏宗祠
编辑:3次 | 浏览:11894次 词条创建者:暂不留名     创建时间:09-04 12:56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盖山镇天水村,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(1748),民国十九年(1930)重建,为二进木结构建筑。牌坊式门楼,顶上有双龙抢珠及人物浮雕,门面已改为现代玻化砖。第一进为戏台,上有五层椭圆形藻井,两边分别为鸳鸯池、化龙池,大厅封火山墙,双坡顶,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,面阔三间、进深七柱。二进大厅封火山墙,双坡顶,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。面阔三间,进深五柱,神主龛设宋太祖及父母兄弟塑像,两侧有宋代十八位皇帝画像。[阅读全文:]

盘屿妙峰寺墓塔群
编辑:3次 | 浏览:11855次 词条创建者:下九流     创建时间:02-07 17:11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盖山乡高盖山,墓塔群由四座墓塔组成,皆为八角仿楼阁式实心塔;其中一座七层,一座五层,两座三层。墓塔群所在的妙峰寺始建于唐咸通七年(866年),后毁。清代重建,坐西向东,总占地2049平方米,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阁等。大雄宝殿于80年代初重建,为二层楼阁式,单檐歇山顶。观音阁面阔五间,进深三间,悬山顶。北偏东85度,共三进独立院落,前后两座为90年代重建,砖混结构。[阅读全文:]

莲台宝塔桥
编辑:1次 | 浏览:10041次 词条创建者:暂不留名     创建时间:12-27 13:45

摘要: 位于屏南县陆地村,为木平梁廊桥。桥廊用料粗大,并有大量斗拱。建于清代道光三年(1823年),因桥旁有柽树如塔而得名。桥旁有建于清咸丰四年的夫人宫。[阅读全文:]

洗银营27号民居
编辑:5次 | 浏览:12562次 词条创建者:EdDuck     创建时间:01-30 20:54

摘要: 洗银营27号民居,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三坊社区衣锦坊洗银营27号洗银营南侧。洗银营27号位于衣锦坊洗银营,近汪氏宗祠,始建于清代。于2015年11月初被拆除。[阅读全文:]

鳌峰寨
编辑:0次 | 浏览:15545次 词条创建者:暂不留名     创建时间:12-14 14:50

摘要: 位于闽清县梅溪镇梅埔村鳌峰岭上,坐北朝南,占地约7000平方米。建筑由门楼、寨墙、内院露埕、主座、后座、横厝、角楼等组成。主座前是露天空埕,被主人称作“武埕”。[阅读全文:]

南山极乐寺
编辑:0次 | 浏览:11016次 词条创建者:暂不留名     创建时间:12-11 13:21

摘要: 始建于宋代。清咸丰三年(1853)重建,十年重修,民国二十七年(1936)又重修。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,坐东南向西北。大殿悬山顶,面阔五间并左右披榭,进深十一檩。明间抬梁架,四步梁前后对双步梁用四柱。其它为穿斗架用五柱。中三间前部为廊,后部为佛龛。大殿前有天井、两厢,回廊。前墙嵌有宋绍熙四年(1193)“大殿祝圣长明灯田记"碑1,宽0.4米,高1米。寺内保存宋绍兴十一年白(1141)石孟一口、清咸丰年间石香炉1件、长方形石槽一口。[阅读全文:]

长柄朱子祠
编辑:1次 | 浏览:13241次 词条创建者:下九流     创建时间:02-22 00:41

摘要:  位于福州市郊亭江乡长柄村,明万历年间,闽县郭心山、郭克卿父倡建董应举捐助十金始建。清嘉庆十五年(1810年)、同治六年(1867年)重修。占地506平方米,依山而建,前后递升,周围封火墙。由[阅读全文:]

盘古文昌阁
编辑:0次 | 浏览:10797次 词条创建者:暂不留名     创建时间:11-20 13:21

摘要: 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(1831年)。1998年重修。坐西北朝东南,占地面积360多平方米。土木结构。平面由门厅、天井(两侧厢房)及阁楼组成。阁六角三层,攒尖顶。底屋子面阔三间,进深七柱,抬梁减柱造。供奉文昌大帝、大王公、大王母、土地公等。为当地群众一处极为重要的民间信仰场所。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