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
福州老建筑百科 - 回溯千载历史,重建福州记忆>> 百科分类 >> 仓山区 >> 仓前街道

该分类下有243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"仓前街道" 分类下的词条

仓山影剧院
编辑:28次 | 浏览:45438次 词条创建者:下九流     创建时间:09-26 21:24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梅坞路2号,1955年奠基,1956年建成,2019年修复。苏式新古典主义风格,占地面积960平方米。建筑前有两株华盛顿老人葵,为稀有树种。影剧院前广场原为英商太兴洋行(Bathgate & Co.)住宅。太兴洋行老板、英国商人高士威(J. C. Oswald)于清光绪十五年(1889年)开始署理荷兰驻福州领事职务;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正式授荷兰驻福州领事,直至民国十九年(1930年)离榕。此间太兴洋行馆舍一直作为荷兰驻福州领事馆使用。馆舍为二层砖木结构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,平面接近方形。民国时期,太兴洋行建筑被火毁。1955年,为兴建仓山影剧院,太兴洋行旧址建筑被拆除,余北侧小部分被改建为售票房;2019年因北立面附墙生长的榕树影响墙体安全,售票房被拆除重建。[阅读全文:]

法国驻福州领事馆旧址
编辑:71次 | 浏览:137566次 词条创建者:EdDuck     创建时间:11-30 03:27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23号,始建于清末,为三层(含一层地下室)砖木结构的殖民地券廊式建筑,南北两侧均带有门楼。建筑总占地面积约437.86平方米,长18.514米,宽23.65米,高11.356米。清光绪七年(1881),法领事布得兰(Cte.de Pourtalè-Gorgier)委托多明我会李宏治主教在天安铺租地,次年开工建设。1898-1905年,法国著名诗人、剧作家和外交官高乐待(Paul Claudel,1868-1955,也译为保罗·克洛岱尔)曾在此居住、办公。除此之外,本建筑还曾作为天主教多明我会主教公署、美孚洋行、中国救济总署福州分署、齐鲁大学医学院、婴德小修院等使用。1966年后,转为仓山区环卫所及民居。现为天主教徒住宅及仓山区消毒队使用。[阅读全文:]

协和建筑部办公楼旧址
编辑:15次 | 浏览:31566次 词条创建者:火燄山     创建时间:05-04 11:17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14号,曾为基督教美以美会设立的建筑设计机构“协和建筑部”的办公楼,约建于1946年。后为福建神学院使用。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,现代主义风格。协和建筑部(Union Architectural Service,又称Fukien Construction Bureau),是民国时期福州重要的建筑设计机构。其作品包括福建协和大学建筑群、福州协和医院旧病房大楼等。[阅读全文:]

跑马场
编辑:8次 | 浏览:74858次 词条创建者:火燄山     创建时间:07-14 16:34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南端。清光绪七年(1881),英商泰兴、兴隆、义记洋行请英国驻福州领事星察理向本地政府申请建设跑马场,租用原属鳌峰书院的民田161亩,年缴租银1400两。民国时收回管理权,改为“林森公园”,通向跑马场的道路亦因此得名为公园路。1949年林森公园改为人民公园;1954年改为福州市人民体育场;1962年重建公园,但在“文革”被毁。1974年又改建为福州人民体育场。1989年开始筹建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,此后将体育场划入至今。[阅读全文:]

播捷会馆
编辑:26次 | 浏览:65004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5-20 02:14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天安里巷道西侧的仓前路105号(天安里10号亦有开门),依仓前山地形所建,为北立面五层、南立面三层、主体四层的砖木结构洋楼,系基督教美以美会接待外来人员的场所。原为中式房屋,民国元年(1912)由许文明、陈葵花夫妇捐赠于教会,1915年由美以美会拨款改建为今貌。为纪念许文明、陈葵花夫妇的父亲许播美、陈能捷牧师,建筑取名“播捷会馆”。楼为红砖砌筑,平面长方形,东北角因位于巷口,处理成圆角。建筑造型简约,略呈摄政风格,上有女儿墙,小青瓦四坡顶。2019年修复。[阅读全文:]

洋墓亭
编辑:31次 | 浏览:28809次 词条创建者:EdDuck     创建时间:12-18 19:37

摘要: 洋墓亭(Foochow Mission Cemetery)是福州市仓山区的一个已经不存在的教会公墓,始建于1848年,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被毁,地点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仓前山麦园路西端山头的南北两侧。“文革”期间,洋墓亭被“破四旧”的红卫兵砸毁夷平,1970年代该地又被改建为福州橡胶厂。现今橡胶厂已拆除,原先洋墓亭的地界一部分位于今天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内东侧,一部分已被房地产购置开发楼盘。 洋墓亭被毁后仅余两根石柱,分别镶嵌于进步路、程埔路的墙上,至今仍存;此外,仓山区博物馆藏有洋墓亭的三块墓碑,[阅读全文:]

上藤路110号
编辑:5次 | 浏览:15417次 词条创建者:暂不留名     创建时间:06-17 17:24

摘要: 原位于仓山区上藤路110号,建于民国时期。从建筑形态及手法判断,应晚于1920年。主体为三层砖木结构、青砖砌筑的建筑,沿上藤路街面为一开间店铺,店后为住宅。建筑整体风格朴素,二层窗的两侧小窗带有弧线造型,窗框、窗棂有木构几何图案装饰,较有特色。根据2005年普查资料,该建筑原为华侨产业,建国后为“临江物资回收商店”,后为直管公房。2020年7月初,因上藤路拓宽被拆除,并在原址西侧不远处重建。[阅读全文:]

万国储蓄会福州分会
编辑:4次 | 浏览:18517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7-03 11:59

摘要: 万国储蓄会福州分会会址位于麦园路20号,为2层砖木结构建筑。1911年9月,法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万国储蓄会,开创国内有奖储蓄之历史。其总会设于上海,在福州仓前山设有分会。1935年停办。[阅读全文:]

石东壁宅
编辑:4次 | 浏览:22264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9-29 20:53

摘要: 麦园路48号位于仓山区麦园路商铺群的最西头,为三层砖木结构、朴素的英式建筑,除拱窗发券外,几无装饰。建筑原主人石东壁,为旅居印尼的著名华侨,经营肥田粉生意,曾任福州市归国华侨联谊会副主任。[阅读全文:]

益善里
编辑:10次 | 浏览:39121次 词条创建者:CHI B     创建时间:05-16 18:10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14号(公园路西侧),为朴素的七间排建筑,二层砖木结构。从建筑形制推测,可能为民国时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。建筑主人陈氏,印尼华侨。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