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
福州老建筑百科 - 回溯千载历史,重建福州记忆 >> 黄巷葛家大院 >> 历史版本
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
03-04 17:24 最新历史版本 3831 4 0 调整页面
  返回词条

黄巷葛家大院

一、建筑名称:葛家公业

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七巷社区黄巷42号 黄巷北面中段。葛氏宅临黄巷,背靠塔巷,西侧与萨氏祖居相邻。

二、建筑创建:

  菲律宾的棉兰老岛上的麻剌国国王斡剌义亦敦奔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率领妻子、侍从带贡品前来进贡,回国时,行至福州,不幸身亡,明朝廷赐他谥号为“康靖王”。其陪臣居留福州守陵,取“葛”为姓,嘉靖、万历年间迁居黄巷,其中葛良贵中过秀才,葛蔚庵中过进士,后裔有清末同盟会会员葛其龙。葛家大院与“毛”、“萨”姓相邻,曾有福州俚语“毛、萨、葛”。

    建于明嘉靖间,清光绪及民国中期均有重修。

三、建筑衍变:

  五十年代,第二进正厅的“公婆翕”(祀葛氏列祖列宗神位)被拆除。

  1976年,福建省文化厅占用东侧院“里斋”旧址,建设福建省文联作家宿舍楼。

  2007年,三坊七巷地区整治,将原“福建省文联作家宿舍楼”拆除,现被三坊七巷管委会占用,作为小黄楼后绿化地。

四、建筑形态:

葛家大院位于黄巷北面西段,坐北朝南,面积约2548平方米。共三进,一、二进面阔五间,进深七柱,穿斗式构架,双坡顶,鞍式山墙。第一进左右山墙,三面环廊,廊下天井,两旁披谢。大厅正中间设红色屏门,门额上壁枋雕刻精美。第二进大厅,称“公婆厅”,厅正中设神主龛,祀葛氏列祖列宗牌位。第三进为倒朝三间排房屋,西侧通花厅。此厅清时重修后改为书斋。建筑内用材较大,一进厅内襻裥雕花为平安富贵图案。建筑用材较大,空间格局简洁,是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,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保存价值。

  位于福州鼓楼区黄巷42号,六扇大门朝南,入门为五间排的木构门头房,正面为高大的封火墙。

  入石框门三面环廊,廊下天井,天井两旁有披榭,第一进厅堂面阔五间,进深七柱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屋顶。厅中间有红漆图案的插屏风,门额上壁坊雕刻精美。

  第二进厅堂面阔五间,进深七柱,厅中间有插屏门隔为前后厅,第二进正厅的中央有“公婆翕”祀葛氏列祖列宗神位,五十年代“公婆翕”被拆。

  三进为倒朝五间排。

  第一进与第二进皆可通西侧的花厅。清代己把花厅改为书斋,为课读葛氏子弟的地方。

  第一进东侧小黄楼(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)原来曾是葛家东花厅,第二进东侧原有里斋,后倒塌。

门头房,典型的明代风格。小飞刀摄于2013年11月。门头房,典型的明代风格。小飞刀摄于2013年11月。
第一进厅堂。小飞刀摄于2013年11月。第一进厅堂。小飞刀摄于2013年11月。









墙裙石。小飞刀摄于2013年11月。墙裙石。小飞刀摄于2013年11月。
西侧花厅。小飞刀摄于2013年11月。西侧花厅。小飞刀摄于2013年11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