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
福州老建筑百科 - 回溯千载历史,重建福州记忆 >> 郎官巷二梅书屋 >> 历史版本
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
04-19 22:00 最新历史版本 5276 5 0 新增内容
上一历史版本 |   返回词条

郎官巷二梅书屋

 一、建筑名称:二梅书屋

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郎官巷24号,自郎官巷通至塔巷,为凤池书院山长林星章住宅,因其所书斋名“二梅书屋”,故而得名。始建于明末,清光绪及民国间大修。宅占地面积2126平方米,坐南向北,木构,坐南向北,前后、东西共五进。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二、建筑创建:

始建于明末,清光绪及民国间大修。

三、建筑衍变:

始建于明末,清光绪及民国间大修。

1992年,二梅书屋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2006年作为“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”的一部分,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三坊七巷改造后,二梅书屋定位为“福州明清家具博物馆”,由福建省文物商店陈列明清时期的家具。

2021年4月21-27日,为举办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,二梅书屋暂时关闭。

四、建筑形态:

二梅书屋门头双重大门,第一重朝街六开大门,原门额中挂“进士”金字匾;入门,中间小厅,两侧耳房。大门墙石门框,双开版门,内三面铺石环廊,东西两廊宽2米,安放仪仗、执事牌。廊下石铺天井,中为走道,两旁栽花,从天井上三层台阶为一进厅堂,面阔三间,进深七往,穿斗式木构架,青瓦双坡顶,马鞍式山墙。院墙檐下有灰塑彩色花边纹饰。正间用彩金插屏门,隔成前后厅,大厅高敞,两侧厢房房门四开,窗用木格编排成各种纹饰,门扇、窗扇、壁板等全部楠木构成。

二进建筑与首进大略相同,所不同的是厅前庭院略小,天井两侧有披榭。东侧墙外即是原主人林星章的“二梅书屋”,一间藏书屋、一间书房,屋前有两株梅花,自成小院落。

院内尚坐南向北三间排与坐西向东五间排小屋。二梅书屋的东侧有灰塑雪洞(七星洞)通连一、三进。三进为花厅,三开间,前后四间厢房,所有门、窗、壁板等皆用楠木制成。窗子都是双层漏花,冬夹窗纸,夏蒙窗纱。壁板、门扇上部堵板都有油漆绘画,有戏剧故事和花鸟树木。

厅前小花园有两座古亭,并有一株100多年的荔枝树和一株棕树,树后假山和塔巷仅一墙之隔,由东侧小门连结东侧开门塔巷的前后两座建筑,均为坐北向南,五柱三间排厅堂的庭院。各进之间围墙相隔,院墙檐下均施灰塑彩色花边纹饰,过道露天处用复龟亭遮雨。是福州市保存较好的一座五进大院。

【2011】

修复后的二梅书屋(拍摄:nenva)修复后的二梅书屋(拍摄:nenva)

 

灰塑雪洞(“七星洞”)三进出口小花园(来源:nenva摄于2011年2月)灰塑雪洞(“七星洞”)三进出口小花园(来源:nenva摄于2011年2月)

 

二梅书屋花厅“敦福堂”匾(来源:nenva摄于2011年2月)二梅书屋花厅“敦福堂”匾(来源:nenva摄于2011年2月)

 

书有诗联的插屏门(来源:nenva摄于2011年2月)书有诗联的插屏门(来源:nenva摄于2011年2月)


【2015】

二梅书屋花园假山(暂不留名摄于2015年8月)二梅书屋花园假山(暂不留名摄于2015年8月)

五、相关资料:

林星章

字景芸,又字锦云,号古畲,又号坦甫。籍贯长乐,生卒年月不详,清道光六年(1826年)以殿试第二十六名取进士。历任广东石城、新会知县,署理龙门、茂名县知县与化州知州。

林星章是凤池书院(后改为全闽大学堂,1903年再改为福建高等学堂,现福州一中的前身)的山长(校长)。清代,该书院和鳌峰书院正谊书院致用书院并称“福州四大书院”,挑选全省优秀士子就读,供给食宿,科举及第率很高。林星章还于道光年间主持编修了《广东通志》等。